藏在四合院内的历代法律文献馆
2024-03-25

从金文“法”到“灋”,再到现在的“法”,无疑昭示着我国的法律与法治文化是深深扎根于悠久的历史土壤中的。通过对法律文献与法律文物的探寻,不仅能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今所用,也能通过寻找法律文化之根,培养文化自信。

在与古代皇家档案库“皇史宬”一墙之隔的四合院内,藏着一家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法律主题博物馆——历代法律文献馆。

从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到多元形式留存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资料馆,它们共用的那一道“红墙”,似乎昭示着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也展示了中华法治文明的源远流长。

  • 多元形式汇集文物传承

走进历代法律文献馆,置身展示长廊,一侧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上千册古代判牍、折狱、珍稀法律、地方条约等法律典籍;另一侧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张张装裱好的泛黄功牌、状式、碑拓;其他的玻璃展柜中,从古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青铜印章、圣旨、钱币模范、简牍、地契、判决书、不动产证、律师证等安静地陈列着。

“这里面有中国最早的两个‘法’字。”指着墙上装裱好的大盂鼎铭文拓片,历代法律文献馆的创办人、无讼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东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西周金文中的“法”右边部分像一个神兽,就是豸,而神兽獬豸象征着公平正义;左边部分则形似“水”,而现在的“法”字偏旁也为“三点水”。

从金文“法”到“灋”,再到现在的“法”,无疑昭示着我国的法律与法治文化是深深扎根于悠久的历史土壤中的。通过对法律文献与法律文物的探寻,不仅能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今所用,也能通过寻找法律文化之根,培养文化自信。

十多年前,张晓东就对甲骨文等古代文字感兴趣,她认为,从文字起源看中华文明“特别有意思”,把中国文字的“根”学透了,后续学古文都不会吃力,古文字是有规律的且精练而准确,而后续文字、文化都是在其基础上一代代演化。

“甲骨文中的‘文’字是有一颗‘心’的,从历史来看,我国很早就掌握了以刑治理的手段,但主要还是以文来治理国家。”在张晓东看来,德为主、刑为辅,以刑辅德,是我国法治文化的底蕴。

  • 法律文献承载法治文化

伫立在历代法律文献馆入门处的一副碑拓,是文献馆成立之初由其他学者捐赠的。几年前,张晓东专门去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参观了拓文的石碑。该石碑为北宋建中靖国元年绛州知州所立,而碑文内容为“文臣七条”,即宋真宗告诫各级文职官吏必须遵守的七条条令。

“一曰清心,二曰奉公,三曰修德,四曰责实,五曰明察,六曰劝课,七曰革弊。”张晓东笑言,这是“字少事大”。

藏在历代法律文献馆中的“古今交融”不止这些:相当于粮食检验检疫章的东汉时期的青铜印章,起到类似“死刑复核”作用的青铜印章,讲述了“家属状告老虎吃人,最终却发现被害人实为被友人所害”案例的清代“判决书”,类比“荣誉证书”的古代功牌,清代的“买卖合同”纸契,民国时期的土地执照、不动产登记证明、律师证……

“古今交融”同样也藏在张晓东设计的文创产品中。

以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蒋勇律师专项基金、无讼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与历代法律文献馆联名呈现了2024新年礼盒——“龙德曜日”为例。

“龙德当阳开泰运。”取自宋代诗人赵子潚的这一诗句之意。礼盒内有:“龙德曜日”楹联一副、福字一张、彩绘门神一对、“东恒昌号”钱票红包六只、“龙德曜日”2024年台历一本。其中,对联“但看花濑净,紫气静中迊(迎)”,由我国清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曾孙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沈厚铎先生题写。

翻开“龙德曜日”2024年台历,每个月的主题图案都融合了明显的“法”元素。图案主体有手塑独角兽、铜獬豸、有“青铜法典”之称的亻朕匜、《泰山金刚经》摩崖石刻的“法”字拓片等。二月的台历中,图案就取材于清·虔礼宝父母诰命的局部,诰命、敕命是清代皇帝封赠时所用的诏令文书,而这一丝织诰命的完整原件从2021年历代法律文献馆筹建之时,就一直藏于馆内。

  • 普法创新追寻“无讼”理想

“过去我们会向图书馆捐赠很多法律书籍,但收效甚微。”张晓东介绍,历代法律文献馆一直致力于通过法律文献与文物普法,通过创新普法形式找到与大众的契合点,将法律文化植入人们心中。

十多年前,张晓东在其上小学的女儿班上讲过的一堂关于甲骨文的公益课,让她记忆深刻也备受启发。按照原计划,她会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在半个小时内教完10个甲骨文的文字,结果最厉害的小朋友学了30个,而且直到现在都有当时的小朋友表示“还记得那些字”。

从2021年历代法律文献馆成立至今,已累计接待社会各界人士逾万人次,并在全国多地举办过“格物明法”独角神兽精品展、圣旨大观——古代诏令制诰展、百年法治文物展等多种形式的展览。参观者中不乏儿童,而通过体验拓片、说文解字、讲故事等他们感兴趣的形式,家长纷纷反馈普法效果很好。

而除了儿童等重点人群,历代法律文献馆还计划将法治文化与地方民俗文化等结合起来,在不同地区开展多元内容的展览等合作,挖掘不同地区的法律文化历史,通过普法来实现定分止争。

“听讼”的最终目的是“无讼”,“天下无讼”也是历代法律文献馆承载着的理想。

来源:法治周末报

作者:《法治周末》记者 王京仔 仇飞